云南省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做强做大水资源产业,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批准成立的国有企业,由云南省水利厅、水利部新华水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于2007年3月18日挂牌成立。2017年6月经营性国有资产划转云南省国资委管理,2020年6月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国企改革决策部署,云南建投集团整合重组云南水投,勇担省级水利投资运营主体重任,服务全省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建设目标,立足“水润云岭 投创未来”的企业使命,朝着“成为国内一流水利投资企业”的愿景砥砺奋进。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云南水投注册资本金104.64亿元,资产总额1539.06亿元,净资产1069.60亿元,资产负债率30.50%,信用评级AA+。公司本部、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共有正式职工94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124人、中级职称262人、初级职称16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1人、占比6.45%,本科672人、占比71.04%。
目前,公司有各级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98家,在全省16个州(市)设置有11个区域总部,服务当地水网建设;运营管理7家发电企业,发电装机容量26.19万千瓦;运营管理10家供水企业,设计日供水规模228.13万立方米;投资建设弥泸灌区、保山坝灌区、石屏灌区、耿马灌区等“十四五”期间国家150项重大水利项目和一批“兴水润滇”重点工程。
云南水投聚焦水利工程投资、水利资产盘活与产业投资、水利水电资产运营三大主责主业,业务涵盖重点水利工程投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中小水电电源等工程投资、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管理;水利和地方电力资产经营管理、重组和转让;参与城镇水务项目投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水利相关的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利水电水务设备及材料销售;水利水电行业相关的设计、咨询等服务;项目投资及所投资项目的管理等范围。
云南水投所属项目累计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项,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2项。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入选2023年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关键技术荣获云南省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4年度国家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年度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宣威市城区供水项目荣获中国市政工程协会2024年度中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即原国家市政工程金奖)。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恢复设计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优秀设计奖二等奖。
近年来,云南水投荣获2023年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2023年云南省城乡供水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22年云南省劳动用工评估A级,入选2024年水利部第二批水利人才培养基地、2023年首批云南省水电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连续8年在年度省级定点帮扶考核中获得“好”评价等次。先后培育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人、云南省劳动模范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人,云南省工人先锋号、最美云岭国企人、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云南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各2个。在全省兴水润滇工程劳动竞赛中荣获优胜集体2个、优秀个人3个,在全省城乡供水技能大赛中荣获化学实验员竞赛一等奖1人、供水管道工竞赛二等奖2人。
云南水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国家以市场化改革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导向,切实担好服务全省水利投资运营的重任,大力探索完善“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企业投融资+市场化经营收费”的水利投资建设运营新模式,紧盯“兴水润滇”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与全省16个州(市)和各大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到“投资方案实、融资能落实、运营收费实”,用好用足国债、专项债、财政奖补等政策性资金,积极拓展股权基金、险资、资管等权益性融资,深入挖掘“取水贷”“节水贷”、资产证券化(ABS)、水利REITs、存量资产盘活等多元化筹资空间,打造水利项目“投、融、建、管、营”核心竞争力,不断做优投资、做实运营、做强管理,打好水利产业服务优势牌。
云南水投将牢牢抓住国家、云南省深化水利改革发展,全省2035年以前水网建设投资1.85万亿元的重大机遇,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速度与质量并举,全力助推云南水利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不断夯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供水安全保障。